當快船隊的雙向合同名單在2024-2025賽季初更新時,小帕特里克 - 鮑德溫的名字出現在其中。這個名字對于多數球迷來說已經有些陌生,即便有人記得,腦海中浮現的也不再是那個身穿漢密爾頓高中球衣、單場砍下40分的五星天才,而是一個在NBA賽場上場均僅得 2.1 分 1.3 籃板、3 年里被4支球隊拋棄的 "流浪漢"。從2021屆狀元熱門到NBA 邊緣人,鮑德溫的墜落軌跡像一顆流星劃過籃球天空 —— 短暫的璀璨后,是急速的黯淡。
高中賽場的 "天選之子":被捧上云端的天才
2019年的威斯康星州籃球圈,沒人能繞開小帕特里克 - 鮑德溫的名字。彼時17歲的他,身高已達 2.06 米,卻有著后衛(wèi)般的柔和手感,既能在三分線外精準發(fā)炮,又能在低位用腳步完成終結。漢密爾頓高中的球館里,他的每一次登場都像一場提前寫好結局的表演 —— 對手的防守在他面前如同紙糊,而記分牌上的數字總會以夸張的速度攀升。
高三賽季,鮑德溫交出了場均24.3分10.8籃板4.2助攻的全面數據,率領球隊打出 22 勝 3 負的戰(zhàn)績,漢密爾頓高中從州內中游球隊一躍成為冠軍熱門。ESPN 的全美排名中,他在不分級別的榜單里高居第10位,同屆球員中僅落后于后來的5號秀庫明加和2號秀霍姆格倫。那時的球探報告里,滿是 "小邁克爾 - 波特模板"、"無死角得分手"、"未來全明星" 的贊譽 —— 他的投籃流暢,接球投籃每回合能得到 1.38 分,超過全美 98% 的球員;2.08 米的身高搭配出色的籃板嗅覺,讓他在攻防兩端都能占據對位優(yōu)勢。
高四賽季,鮑德溫的表現更上一層樓:場均 28.1 分 12.7 籃板 5.1 次助攻,三分命中率飆至 45.2%。他不僅成為威斯康星州歷史上最年輕的籃球先生,還在麥當勞全美明星賽上捧起MVP獎杯。那時的他,是2021屆選秀的狀元熱門之一,杜克、北卡、肯塔基等籃球名校的招募信堆滿了郵箱,老 K 教練甚至親自飛到威斯康星州觀看他的訓練。
沒人懷疑他的未來 —— 就像當年的小邁克爾 - 波特,人們相信這個身高臂長、投籃精準的年輕人,會在NBA成為頂級得分手。他的父親老鮑德溫是西北大學名人堂球員,母親是大學排球隊主力,體育基因流淌在血液里;5 歲接受系統(tǒng)訓練,12 歲執(zhí)行 NBA 級別的訓練計劃,成長軌跡完美得像一本 "天才養(yǎng)成手冊"。
致命的選擇:從云端到泥潭的第一步
2020年夏天,當鮑德溫宣布大學去向時,整個美國籃球界都愣住了 —— 他沒有選擇杜克或北卡,而是決定加盟父親老鮑德溫執(zhí)教的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。這是一個近乎 "瘋狂" 的決定。密爾沃基分校是 NCAA 二級聯(lián)盟的球隊,過去4年只贏了47場球,校史僅2次進入NCAA 錦標賽,從未招募過四星以上的高中生。鮑德溫的加盟,不僅刷新了校史招募紀錄,更是整個分區(qū)聯(lián)盟史上引進的排名最高的球員。
"我沒有受到父親的壓力,這是我自己的選擇。" 鮑德溫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反復強調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他是想幫父親挽救岌岌可危的執(zhí)教生涯 —— 老鮑德溫執(zhí)教密爾沃基分校的前兩個賽季,球隊勝率不足 40%,帥位早已搖搖欲墜。鮑德溫或許天真地以為,自己能像在漢密爾頓高中那樣,憑借一己之力改變球隊命運。
但NCAA的賽場從不是高中籃球的簡單升級。在漢密爾頓高中,鮑德溫是絕對核心,身邊有能持球突破的后衛(wèi)、能卡位搶籃板的內線,他89%的得分來自隊友助攻,72%的三分出手是接球投籃,防守端也有隊友幫他分擔壓力。可到了密爾沃基分校,球隊沒有能創(chuàng)造機會的隊友,鮑德溫的使用率被迫提升到35%,受助攻率暴跌到45%—— 他必須自己持球突破、面對多人防守,而這恰恰是他最不擅長的。
高中時期的身體優(yōu)勢在NCAA賽場蕩然無存。過去能輕松碾壓的對手,如今能跟上他的腳步;過去能隨意出手的空位,如今總會有防守者撲過來。鮑德溫的表現一落千丈:場均12.1分5.8籃板,三分命中率從高中的45.2%暴跌到26.6%,真實命中率不足 50%,球隊最終只取得10勝18負的戰(zhàn)績,連分區(qū)季后賽都沒進。
更致命的是,他在賽季中期遭遇腳踝傷勢,缺席了6場比賽。當他傷愈歸來時,球探們看到的不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天才,而是一個移動緩慢、對抗不足、進攻效率低下的 "玻璃人"。
選秀滑鐵盧:從狀元熱門到 28 順位
2021年的NBA聯(lián)合試訓,成了壓垮鮑德溫選秀行情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測試數據暴露了他的致命缺陷:垂直起跳高度僅 26.5 英寸(約 67.3 厘米),低于同屆所有內線球員;3/4 場沖刺速度 3.38 秒,禁區(qū)折返跑 11.92 秒,這兩項數據在所有試訓球員中排倒數第 5。作為一個 2.08 米的前鋒,這樣的動態(tài)天賦幾乎是 "災難級" 的 —— 在強調速度和對抗的 NBA,緩慢的移動意味著防守端會成為漏洞。
"他的靜態(tài)天賦不錯,但動態(tài)數據是我見過的同體型球員里最差的。" 一位西部球隊的球探在報告中寫道,"加上腳踝傷勢隱患,他可能無法適應 NBA 的節(jié)奏。"
選秀前的預測順位一路暴跌:從最初的狀元熱門,到樂透邊緣,最后定格在首輪末段。2021 年選秀大會上,金州勇士在第 28 順位選中了他。勇士管理層或許還抱著一絲期待 —— 畢竟 2.08 米的身高 + 柔和手感,就算成不了核心,也能像小邁克爾 - 波特那樣成為空間型前鋒。
但他們很快發(fā)現,鮑德溫連成為 "波特" 的潛力都沒有。
NBA 三年:從正式工到臨時工的墜落
勇士的兩個賽季,成了鮑德溫 NBA 生涯的縮影。
在勇士的第一個賽季,他多數時間待在發(fā)展聯(lián)盟,偶爾被召回 NBA,場均只能得到 3.1 分 1.4 籃板,三分命中率 30.6%。訓練賽里,他的問題暴露無遺:三分不穩(wěn)定,籃下終結效率低,防守端更是 "災難"—— 移動速度慢,擋拆后總能被后衛(wèi)甩在身后,每回合擋拆失分 1.29 分,比聯(lián)盟 88% 的球員都差,同位置排名墊底。
2022-2023 賽季中期,勇士為了騰出名額簽下加里 - 佩頓二世,將鮑德溫交易到華盛頓奇才。在奇才,他只打了 13 場比賽,場均 2.3 分 1.1 籃板,三分命中率 28.6%。賽季結束后,奇才沒有給他續(xù)約合同。
2023 年夏天,鮑德溫與雄鹿簽下一份非保障合同,可季前賽還沒打完就被裁掉;隨后他加盟馬刺,打了 4 場常規(guī)賽,場均 1.5 分 0.8 籃板,再次被裁;2024 年初,快船給了他一份雙向合同,直到現在,他場均只能得到 2.1 分 1.3 籃板,多數時間在發(fā)展聯(lián)盟度過。
三年時間,鮑德溫換了 4 支球隊,從正式合同淪為雙向合同,從 NBA 輪換變成邊緣人。23歲的他,本該是職業(yè)生涯上升期,卻已經成了聯(lián)盟里的 "流浪漢",隨時可能被 NBA 徹底拋棄。
隕落的根源:天賦、選擇與適配的三重困境
鮑德溫的急速隕落,從來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。
天賦的局限性是根本。他的靜態(tài)天賦(身高、臂展、投籃手感)確實出色,但動態(tài)天賦(速度、爆發(fā)力、協(xié)調性)的短板太致命。在如今的 NBA,空間型前鋒不僅要能投籃,還要能換防后衛(wèi)、參與快攻,而鮑德溫緩慢的移動速度,讓他在防守端成了 "提款機",進攻端也難以跟上球隊節(jié)奏。
錯誤的選擇加速了下滑。選擇密爾沃基分校,讓他在錯誤的體系里暴露了短板,錯過了在名校接受專業(yè)培養(yǎng)的機會。如果他去了杜克,老 K 教練或許會讓他專注于接球投籃和無球跑動,避開他不擅長的持球進攻,就像當年培養(yǎng)英格拉姆那樣;如果他去了北卡,或許能在更強調團隊配合的體系里,逐步提升自己的短板。
適配的缺失則讓他難以立足 NBA。勇士需要他成為空間點,可他的三分不穩(wěn)定;奇才需要他能防守,可他跟不上對手;雄鹿和馬刺需要他能偶爾持球,可他的突破效率太低。他像一塊 "方形的積木",始終找不到能容納他的 "圓形孔洞"。
更可惜的是,他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。進入 NBA 后,鮑德溫的訓練視頻里,依然是大量的持球單打,而非加強防守腳步或三分穩(wěn)定性?;蛟S在他心里,還沒接受自己從 "狀元熱門" 淪為 "邊緣人" 的現實。
未來的路:懸崖邊的最后機會
如今的鮑德溫,正站在 NBA 生涯的懸崖邊。快船的雙向合同是他最后的機會,但留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。
如果他想留在 NBA,必須徹底改變自己的定位:放棄成為持球核心的幻想,專注于接球投籃和籃板保護;接受自己的防守短板,努力提升移動速度和擋拆意識;在發(fā)展聯(lián)盟里證明自己 —— 就像當年的鄧肯 - 羅賓遜,從落選秀到頂級射手,靠的就是極致的專注和努力。
不過,在此前快船對陣雄鹿的夏季聯(lián)賽中,先發(fā)出場的鮑德溫在25分鐘內16中8,3分10中4,得到22分13籃板3搶斷1蓋帽的數據,進攻端展現出了全面的得分能力,防守端也有一定的提升,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了留在快船,今年的快船得到成功的補強,鋒線位置更是囤積了不少優(yōu)質球員,不過,快船的整體年齡偏大,鮑德溫仍有機會爭取留隊!
上一篇:76人隊記:楊瀚森確實不會落到太靠后的順位 若掉下來我們也想要
下一篇:返回列表